交大青年之声

团委直属部门和中心简介

文章来源:团委 发布时间:2022-11-04 浏览次数:4408

 

西安交通大学团委工作部门和职能中心简介

 

共青团西安交通大学委员会(以下简称“团委”)是在校党委和上级团组织领导下开展工作的青年群众组织,负责指导学生会、研究生会、博士生协会,管理高水平艺术团、研究生支教团、青年志愿服务总队和全校学生社团,下设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科技部、校园文化部、实践交流部、志愿服务部、社团工作部、青少年发展部等9个直属工作部门和团组织建设指导中心等11个直属职能中心和团校,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承担组织建设、思想引领、科技创新、社会实践、文体活动、志愿服务、社团管理、国际交流、骨干培养、理论研究等专项工作。

 

 (一)团委直属工作部门简介

 

【办公室】

团委办公室负责统筹、协调、服务和督办团委各部门工作,发挥枢纽服务功能。

工作内容主要包括:负责团委发文、来文流转,汇总整理综合信息,督促决策、重点工作落实;组织团委各类会议及编写纪要;统筹财务、经费、人事及工会小组工作;负责工作资料归档,编写简报、年鉴;负责团委资产、办公及场地管理;负责综合治理、信息化建设及公务接待等综合性事务工作。

 

【组织部】

团委组织部负责学校团组织建设、团员发展、推优入党、团学骨干队伍建设、年度考核评优等工作,指导团校和团建中心,发挥组织育人功能。

工作内容主要包括:组织化推进政治育人,起草工作决议、指导意见,开展主题团日活动;指导二级单位团组织建设,开展年度考核评优,推广优秀工作案例;规范“三会两制一课”,开展团支部星级评定、“两红两优”、活力团支部等优秀选树工作;选拔任用二级单位团干部和校级组织学生骨干,规范校院两级团校建设,落实团学骨干培训制度,提高干部素质能力;统筹团员发展工作,探索推优入党、党团队一体化育人链条建设,提高党团员发展质量;落实团费收缴、学社衔接等基础团务工作;处分违规违纪团员。

 

【宣传部】

团委宣传部聚焦青年思想引领,开展理论学习、舆论引导、新闻宣传等工作,指导优思新媒体中心、青年研究中心、交大青年编辑部三个直属中心和青年讲师团、挑战网、E瞳网等青年团队开展工作。

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传承弘扬西迁精神,用青年化语言学习宣传解读党的最新理论武装和学校重大决策部署;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做好优秀青年典型选树和宣传工作;构建团属媒体宣传矩阵,运营交大“青年之声”官网、团委新媒体平台,编撰《交大青年》;开展高校共青团和青年工作研究;梳理学校共青团历史沿革,编纂《交通大学共青团史》。

 

【科技部】

团委科技部负责营造全校青年创新创业氛围,组织青年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指导学生科创中心及学生科技协会、学生航模队等科创团队开展工作,激发学术志趣,服务专业学习,发挥科创育人作用。

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开展科创沙龙、论坛、报告、训练营,举办学生科技创新文化展,评选“学术之星”;组织开展“腾飞杯”“挑战杯”等各级各类创新创业赛事;服务推进学生科创项目落地孵化;负责“强国青年科学家”“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全国大学生创业英雄”等各级荣誉选树;指导学生科创团队开展乡村振兴和社会公共治理服务。

 

【校园文化部】

团委校园文化部负责丰富校园生活、营造健康氛围,打造交大特色校园文化品牌,指导校园文化中心、艺术团、秦腔基地、赛艇队、辩论队开展工作,发挥文化育人作用。

工作主要内容包括:统筹“百场活动”、“百本经典”专项,举办“九州名家”、“经典阅读指导会”等讲座报告,开展中华之声合唱比赛、校园艺术节、“锐动交大”体育人物评选、研究生健身活动月和“灞河竞渡”赛艇挑战赛等品牌活动;推出原创校园文化精品;依托秦腔基地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造校外美育实践基地。

 

【实践交流部】

团委实践交流部负责学生第二课堂思政实践、政府见习、基层锻炼和青年外交、国际化人才培养等工作,指导社会实践指导中心和青年交流中心,发挥实践育人作用。

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对接地方政府和社会企业共建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社会实践指导教师库和品牌项目库,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和寒假返乡社会实践;依托乡村建设高校联盟等平台,开展乡村振兴、爱国主义教育等主题实践;举办“纵论四海”高端报告会,开展“同阅中国”中外大学生联合实践、模拟联合国、国际志愿者等项目;建设海外访学团支部,组建“新青年班”,开设国际化课程。

 

【志愿服务部】

团委志愿服务部负责统筹青年志愿服务和劳动育人工作,规划设计青年志愿服务及劳动实践项目,指导志愿服务中心、青年志愿者总队、研究生支教团、西部计划、梧桐服务团等团队工作,发挥志愿服务实践及劳动育人作用。

工作内容主要包括:负责志愿者系统运维管理;招募和管理研究生支教团、西部计划、品牌及重大活动,定期开展志愿者培训和表彰;建设管理校外志愿服务基地;举办志愿服务研讨会、雷锋月、公益之星等品牌活动;开展“思源景事”“劳动包干”“文明餐桌”等劳育实践;培育选树志愿服务项目和个人,参与“志交会”等赛事评选。

 

【社团工作部】

团委社团工作部负责学生社团建设管理工作,执行学校学生社团建设管理评议委员会决策,指导学生社团指导中心,发挥社团育人作用。

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制定学生社团发展规划,推进社团党团支部建设,举办高校社团交流论坛、社团文化节、社团博览会等文化建设活动;规范社团注册、年审、转正、换届及评优流程,评选文明社团,汇编优秀案例;指导、监督学生社团活动开展,选聘、考核社团指导教师,组织社团骨干培训。

 

【青少年发展部】

团委青少年发展部负责党团队一体化育人工作,服务青年就业、婚恋、心理等成长发展,培养青年政治人才,指导青少年发展中心,联系附属中小学团、队工作,发挥组织和实践育人作用。

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开展青年学生党政机关和基层社区服务计划,支持“人民公仆”养成行动,制作“青年讲国家战略”“青年学省情国情”等团课;指导模拟招聘大赛、“我和春天有个约会”、“青春爱运动 健康强中国”等品牌活动;指导支持附属中小学共青团、少先队工作,助力“双减”政策实施。

 

(二)团委直属职能中心简介

 

【团组织建设指导中心】

团组织建设指导中心承担“团结青年、组织青年、动员青年”的任务,负责全校团组织建设与考核评优工作,承担全国“青马工程”研究培训基地、全国“推优入党”试点单位建设工作。

主责主业推进从严治团,每月发布《团组织生活指导意见》,指导团支部“三会两制一课”,统筹团费收缴、团支部成立换届撤销、团组织关系转接等基础团务;运维“智慧团建”系统,用好“团务百科”小程序;负责团支部星级评定、魅力团支书评选、五四表彰、省级及以上“两红两优”选树等,汇编优秀工作案例;负责新生骨干培训、全校团支书培训,定期汇编培训手册,举办团干部素质能力大赛;举办示范主题团日、“最佳团日”比赛、活力团支部评选,提升团支部活力;协助团员发展和教育、推优入党等工作。

品牌项目:“最佳团日”、五四主题团日,“新干新秀班”、“新港·新干·新秀”培训班,团干部素质能力大赛,“向阳而歌”支部歌赛,“启程吧!人民红”校园跑。

历史荣誉:3年孵化全国红旗团支部1个、活力团支部3个、中国青年五四奖章1人,陕西省红旗团支部1个、活力团支部3个,全省高校团建标杆院系4个、样板支部6个,全省首批高校团建创建工作案例1项,陕西省优秀共青团干部3名、优秀共青团员6名。

 

【优思新媒体中心】

优思新媒体中心承担团委新闻宣传工作,用“青言青语”讲述党的理论和先进青年事迹,负责运营交大“青年之声”官网和团委各媒体平台,承担全国学校共青团新媒体运营中心专业工作室、中青网新媒体实训基地等工作。

主责主业:运营“交大之声”网站和西安交通大学团委微信公众平台、微博、抖音B站、视频号等新媒体平台;转发上级党团组织重要通讯,发现传播社会正能量,向上级团组织报送优质新闻通讯;构建校院两级团属媒体矩阵联动机制,宣传优秀青年事迹;开展视频拍摄制作、平面设计、专题访谈、选题策划等技能培训,培养宣传骨干,原创设计视觉产品及文创周边等。

品牌项目:“新媒体训练营”,“战疫英雄讲团课”青马悦听”“交大青年说”“青春观潮系列栏目。

历史荣誉:7次位全国团组织微信公号排行榜前十名,其中2次综合影响力第一、1次阅读量第一,全年累积阅读量超100次,获评“团省委新媒体中心分支工作室”,助力团委获评“团十八大以来全国共青团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先进单位”殊荣。

 

【社会实践指导中心】

社会实践指导中心负责学生社会实践的策划指导、组织管理、宣传推介,以“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实践育人原则,建设“校---媒”协同实践育人平台,组织思政课教学实践,承担乡村建设高校联盟有关工作。

主责主业负责社会实践工作的体系化建设和主体设计;负责组织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校内实践项目交流等;建设管理社会实践基地、指导教师库、品牌项目库,承担实践课程的组织实施;负责优秀实践团队、先进个人、优秀成果的培育和推介。

品牌项目: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社会实践青年研究年会、“小我融入大我 青春告白祖国”社会实践风采展等。

历史荣誉:学校连8年获评陕西省社会实践示范学校,学校团委连续14年获评全国社会实践优秀组织单位。近三年来,共获省部级以上荣誉表彰42项,诞生全国优秀团队1支,省级标兵团队3支,省级优秀团队6支,省级先进个人9;孵化“互联网+”“挑战杯”等获奖项5项,培育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公益之星等优秀个人50余人次。

 

【科技创新指导中心】

科技创新指导中心以“构建学生创新创业生态”为目标,着力从科创氛围营造、项目培育引导、品牌载体赋能、创业孵化引领等方面入手,激发学生学术志趣,投身科技创新事业。

主责主业负责举办“腾飞杯”系列科创赛事,为学生提供科研训练平台,遴选优秀项目作品参加各级各类比赛;负责“挑战杯”校赛、省赛、国赛的全链条工作;开展创业培训,统管学生科技类社团,召集科技创新工作交流会;建设指导教师库,赛事宣讲进书院、学院,协助认定校外科创赛事;承办人工智能挑战赛·中国赛、全国大学生微创营、高校科学营等科创活动;鼓励科技类社团下乡服务,开展科普和教学实验;推选优秀科创青年/项目申报省级及以上荣誉表彰。

品牌项目:“挑战杯”、腾飞杯、大学生微创营、高校科学营、科技下乡,科技创新单项奖。

历史荣誉:近五年,孵化项目累计获得国家级一等奖及以上102项,学校连续5次捧得“优胜杯”;航模队蝉联美国SAE国际航空设计大赛世界总冠军,VEX机器人队获机器人世界锦标赛(大学组)全能总冠军;入选科学营全国特色活动1项,选树“强国青年科学家”1人、提名1人,获评“全国大学生创业英雄”8人,获评全国学生科技创新最高奖——“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4人、“小平科技创新团队”1个。

 

【学生社团指导中心】

学生社团指导中心以“全心全意为社团服务”为宗旨,以“服务、管理、引导、监督”学生社团为工作职责,负责学生社团常规管理工作,繁荣校园文化氛围。

主责主业:负责学生社团的注册、转正、注销的受理,统筹社团办公场地资源和社团招新工作;负责社团年审并评定星级,规范社团换届,汇总社团信息,开展社团骨干培训;调研社团发展情况,开展社团活动监察,召开同类型社团发展研讨会;评选“文明社团”、社团年度人物,推介优秀社团和个人;指导社团党团支部建设,举行最佳团日,提升支部活力;开展高校外访活动,打造与其他高校交流的平台。

品牌项目:社团博览会、社团文化节、青衿骨干培训、社团年度人物评选、体育会长论坛、品牌活动支持计划、强基计划、社团访谈等。

历史荣誉:我校学生社团每年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含国际级)荣誉数十项,航模协会蝉联SAE计大赛冠军,部分社团荣获“全国体育公益百强社团”“全国百佳足球社团”“榜100国最佳大学生社团等荣誉称号”。

 

【志愿服务指导中心】

志愿服务指导中心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统筹青年志愿服务工作,与青年志愿者总队联合管理全校志愿者队伍和项目,推进学校劳动育人专项,承担高教学会劳动教育专委会、陕西省志愿者培训基地有关工作。

主责主业:负责“志愿汇”系统运维,审核志愿服务项目和工时,建设管理校外志愿服务基地;负责大型赛会活动、疫情防控等专项志愿者的招募和组织,开设公益公开课,培训骨干志愿者;召集志愿公益类组织联席会,举办发展论坛;评选优秀组织、项目、个人,认定星级志愿者,汇编优秀案例;负责雷锋月、“思源景事”、劳动包干、“文明餐桌”等项目,承担创新港劳动教育基地建设工作;参与全国“志交会”等志愿服务类赛事。

品牌项目:“公益之星”评选、雷锋月、志愿服务论坛、梧桐服务团、“思源景事”校史讲述、线上云辅导。

历史荣誉:曾获青年志愿服务领域的最高荣誉——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组织奖、项目奖、个人奖共计4项;孵化项目荣获中国青年志愿服务大赛金奖3项、银奖7项、铜奖7项,入选全国首批百个志愿服务案例库1项,承担全国十四运会、西安世博会等赛会工作并圆满完成任务。

 

【校园文化中心】

校园文化中心以“丰富校园生活,营造健康氛围”为工作出发点,积极打造交大校园文化特色品牌,承担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中国赛艇协会青少年和学校赛艇分会主任单位等工作。

主责主业落实“百本经典”,开展阅读指导和调研,统筹“百场活动”,审核团学组织活动;承办“高雅艺术进校园”、“九州名家”高端报告会、大学生艺术展演、央视“五月的鲜花”等,举办“中华之声”合唱比赛、校园艺术节,开设秦腔选修课,打造原创文化精品,协助组织“舞台上的校史课”,建设校外美育实践基地;开展“三走”运动,开设群众体育课程,指导校院两级体育队伍建设,承办“赛艇文化研习营”,评选优秀体育人物,举办“灞河竞渡”,组织学生加强体育锻炼。

品牌项目迎新晚会、毕业生欢庆之夜、草地音乐会、“相约星期三”、“风华杯”辩论赛、健身活动月、“新生杯”系列体育赛事、“锐·动交大”体育人物评选。

历史荣誉文艺方面,曾获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中国校园戏剧节”优秀剧目奖、国际大专辩论赛冠军、中俄大学生艺术展演金奖等百余项国家级荣誉,网络相册《舞动的党史》获评人民网2021年高校优秀校园新闻作品;体育方面,获2018世界大学生赛艇锦标赛银牌、全国多项群众体育赛事金牌等百余项国家级奖项两岸青年赛艇文化研习营入选国台办重点交流项目。

 

【青年交流中心】

青年交流中心以“为世界之光”为工作目标,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为内容,开展中国青年全球伙伴行动,拓展交大青年国际视野,讲好中国故事,助力学校培养具备国际胜任力的国际化专门性人才,协助组织来华留学生第二课堂活动。

主责主业:负责承办学校组织的国际青年线上线下交流活动,举办“纵论四海”高端报告会、模拟联合国、全球治理与全球胜任力主题讲座等;组建“新青年班”,开设国际化课程、匹配校内外师资;开展“同阅中国”中外大学生联合实践,组织国际实践和国际志愿者项目;建设海外访学团支部,促进与港澳台青年的交流交融。

品牌项目:纵论四海高端报告会、同阅中国联合实践、新青年班、“为世界之光”系列讲座。

 

【青少年发展中心】

青少年发展中心以“促进青年更好成长、更快发展”为工作原则,培养青年政治人才,提示青年就业竞争力,推进落实青年中长期发展规划、党团队一体化育人工作。

主责主业组织“人民公仆”养成行动、青年学生党政机关和基层社区服务计划(“正心计划”),协助组织“墩苗”计划;推出“青马学员说”“青年讲国家战略”“青年学省情国情”等主题团课;召集青少年发展工作联席会,举办青少年发展论坛;运营“仙交少年”公众号,到附属中小幼,开展“宣讲进校园”、“科技进校园”等活动,助力“双减”;协助其他团学组织举办青年发展性需求活动。

品牌项目“人民公仆”养成行动、“正心计划”、“青马学员说”、青少年发展论坛、模拟招聘大赛。

 

【交大青年编辑部】

交大青年编辑部以“守正创新”为工作理念,梳理全校团学组织活动信息和优质宣传稿件,整理最新制度文件,定期编发《交大青年》等阅读刊物。

主责主业负责《交大青年》的策划、组稿、编发,打造青年交流的纸媒平台;设计制作《团学工作早知道》,引导各级团学组织合理开展工作;收录重要制度文件和领导讲话,定期汇编团干部理论学习材料;制作全校共青团工作月报,促进校院班三级组织交流;举办专题培训班,培养编辑和设计人才。

品牌项目:《交大青年》季刊、《团学工作早知道》、《团干部理论学习材料》、《共青团工作月报》、《媒体中的交大青年》

 

【青年研究中心】

青年研究中心以“提高理论转化能力”为工作目标,推进我校共青团和青年工作研究实践,提高团干部调查研究水平,联合“青年讲师团”打造青年课单,传播党的主张,承担团中央信息直报点专项工作。

主责主业:

统筹管理校级及以上共青团领域课题申报工作,推进学校共青团课题研究,组织理论交流研讨会;梳理最新理论和学术成果,定期编发《理论动态》,介绍理论前沿动态;统筹团学组织专题调研,实时感知青年温度,定期形成调研报告,服务学校决策;服务“青年讲师团”开展工作,常态化深入基层、走进青年,开展面对面、互动性宣讲;梳理学校共青团历史沿革,采访老团干,编纂《交通大学共青团史》。

品牌项目:《理论动态》、《交通大学共青团史》,高校青年“爱国·奋斗”精神研讨会

历史荣誉孵化省级以上青年研究课题多项,《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课程项目体系建设调研报告》被团中央采纳并转化为有关制度成果。

 

2022-2023学年团委工作部门兼职副部长人员信息

 

2022-2023学年团委工作部门兼职副部长人员信息

序号

部门

姓名

职务

办公地点

1

组织部

彭颖

兼职副部长

团委1号办公室

2

郭泓霖

兼职副部长(学生)

团委1号办公室

3

张新怡

兼职副部长(学生)

团委1号办公室

4

王建臣

兼职副部长(学生)

团委1号办公室

5

崔东森

兼职副部长(学生)

团委1号办公室

6

宣传部

韩豫

兼职副部长

团委3号办公室

7

郭成远

兼职副部长(学生)

团委3号办公室

8

张馨予

兼职副部长(学生)

团委3号办公室

9

赵睿妮

兼职副部长(学生)

团委3号办公室

10

秦晓东

兼职副部长(学生)

团委3号办公室

11

科技部

边志坚

兼职副部长

校外挂职

12

实践交流部

杨亚威

兼职副部长

团委3号办公室

13

刘昊峰

兼职副部长(学生)

团委2号办公室

14

代浩宇

兼职副部长(学生)

团委2号办公室

15

校园文化部

彭麟凯

兼职副部长

团委2号办公室

16

邓睿涵

兼职副部长(学生)

团委2号办公室

17

申珂媛

兼职副部长(学生)

团委2号办公室

18

志愿服务部

李玉龙

兼职副部长

团委3号办公室

19

王粤

兼职副部长

团委3号办公室

20

白一哲

兼职副部长(学生)

团委3号办公室

21

张玺晗

兼职副部长(学生)

团委3号办公室

22

社团工作部

杨倩

兼职副部长

团委1号办公室

23

尹飞

兼职副部长

团委2号办公室

24

齐蔓梓

兼职副部长(学生)

团委1号办公室

25

李尚清

兼职副部长(学生)

团委1号办公室

26

青少年发展部

石鸿鹏

兼职副部长

团委1号办公室

27

荀凯辉

兼职副部长(学生)

团委2号办公室

28

办公室

李熙盛

兼职副部长(学生)

团委2号办公室

 

2022-2023学年团委直属中心负责人人员信息

 

2022-2023学年团委直属中心负责人人员信息

序号

中心

姓名

职务

办公地点

1

团组织建设指导中心(本)

王稳才

副主任

团属中心办公室

2

团组织建设指导中心(研)

张莹玥

主任

创新港青年之家

3

优思新媒体中心

燕新月

主任

线上

4

社会实践指导中心()

杨雅婷

主任

线上

5

社会实践指导中心()

马琨

主任

创新港青年之家

6

学生社团指导中心(本)

赵鸽

主任

西十七地下室

7

学生社团指导中心(研)

刘昕悦

主任

创新港青年之家3

8

科技创新指导中心(本)

张瑞杰

主任

团属中心办公室

9

科技创新指导中心(研)

赵卓斌

主任

创新港青年之家

10

志愿服务指导中心(本)

刘静雅

主任

志服中心办公室

11

冯晓怡

志愿服务总队队长

12

志愿服务指导中心(研)

宋翔武

主任

创新港青年之家

13

校园文化中心

张馨雅

主任

创新港青年之家

14

青少年发展中心

倪蒙

主任

创新港青年之家

15

青年交流中心

王文杰

主任

创新港青年之家

16

青年研究中心

郭成远

主任

线上(暂定)

17

交大青年编辑部

张馨予

主编

线上(暂定)


关于团委

共青团西安交通大学委员会(以下简称“团委”)是在校党委和团省委领导下开展工作的群众性组织,负责全校团的组织建设、思想建设、科技创新、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等工作。
近年来,团委着力推进“凝聚青年、服务大局、当好桥梁、从严治团”工作格局,围绕学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强化团员信念教育,履行共青团各项职能,扎实做好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引领和成长成才服务工作。

关于挑战网

挑战网是西安交通大学团委指导下的科技类学生兴趣社团,成立于2001年。在成长的过程中,挑战人始终坚持站在互联网的最前沿,在实践中落实创想,致力解决最具挑战的议题。挑战网以“创新、求实、发展、超越”为宗旨,是培养卓越人才和应用领先技术的乐土,提供包括资讯、编程、活动策划、视频、产品推广等广泛领域的解决方案,我们构建、驱动、载运、发现,仰望星空,脚踏实地。